第四十章 尾小记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关于“海捕文书”这个说法,个人最早是通过《水浒传》接触到的。犹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,为避祸四处躲逃。衙门发下海捕文书,各处追捉。上面有悬赏,并写了鲁达的样貌籍贯等信息,虽说没有照片,却也画了他的模样以供辨识参考。

这样看捕文与通缉令应该是一个概念,只是当时便有一个疑问,就是在这类古代画影图形的视觉精度下,真能通过这类张榜贴文的方式抓到贼人吗?后来多积累了一些信息过后,大概明白了图像在其中更多是辅助人们辨识基本相貌信息的,基本是侧重一些明显特征,如胡子,麻脸等。更重要的是文字中记录的户籍身份信息,在古代尤为重要。尤其当时一个地方居民大多相熟,有外来生人非常容易被识别出来,这时就可以通过榜文的信息来进行辨别。

历史上早期比较着名的通缉令描述,当属是伍子胥被楚国通缉的画像。当时他被楚平王追杀时,所制作的画像张贴各地,算是给后世的大范围抓捕做了个范例。可惜的是,个人所查资料有限,在唐代《唐律疏议·捕亡律》中没有明确看到通缉方法或物件道具的描述,更多是对各种犯人逃亡的情况分析和所受处罚的记述和解释,是先秦以来官府追捕逃亡者经验大成,虽不能证明有无海捕文书一事,但结合历史上下发展,应可确定其时也应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手段。所以文中的捕文,更多是个人依据上述信息想象的产物。
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水浒之狄家将 女帝宠臣?不,我乃国家柱石 无武江湖 武林外传:我乃吕侯爷 绝世小书儒 人在乱世当世子,娘子却是大剑仙 武侠遗憾大弥补 鬼明 百里独行 盛唐挽歌 大唐: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不宋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 大唐:误会了我不是你爹! 三国:和貂蝉喝酒 千羽谱:夜医 焕光划夜 大明:朱雄的崛起与征途